首页 | 金融股票工具
当前位置:工具猴 > 汉语词典 > 六字词语 > 公共文明指数

汉语词典

词语:  拼音 :  

公共文明指数


公共文明指数读音发音

词语:公共文明指数

词语解释:

公共文明指数是描述市民文明素质发展状况、评价市民文明素质发展水平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成效的重要工具,包括城市公共环境、公共秩序、人际交往、公益行动等项目内容。2009年进行了第一次测评,省级、副省级城市中青岛市公共文明指数排名第一;地级市中包头市公共文明指数排名第一。 公共文明指数- 概述 根据中央文明委的部署安排,从2009年起,中央文明办委托国家统计局,每年都将对全国文明城市和先进城市进行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并进行排名公布。 公共文明指数,是描述市民文明素质发展状况、评价市民文明素质发展水平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成效的重要工具。依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央文明办将对城市公共环境、公共秩序、人际交往、公益行动等最能反映城市公共文明水平的项目进行测评,同时,将道德模范评选表彰,以及社会志愿服务等中央文明委今年部署的重点工作纳入测评内容。 测评采取实地考察、入户调查和材料审核三种方式进行。同时,全国文明城市的评选也从“三年一评定结果”改为“每年测评,三年总评”,每年的公共文明测评结果计入评选总分,是下一轮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文明城市评选方法的重大调整,标志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转变为常态化、制度化,对今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内容 评测测评内容主要包括公共环境、公共秩序、人际交往、公益行动等方面。具体测评内容是: 公共环境主要考察有无暴露垃圾,有无随地吐痰或口香糖,有无乱扔废弃物、损坏绿地和花草树木行为等现象,有无占道经营,道路是否破损、是否坑洼积水,公用电话、邮箱、报栏、座椅、窨井盖、垃圾箱等公共设施是否损坏,公益广告、门面招牌是否符合规范,禁烟场所是否有吸烟现象等。 公共秩序主要考察车辆是否闯红灯、抢道、逆向行驶、乱停滥放,是否向车外乱抛垃圾,行人、非机动车是否各行其道,行人是否乱闯红灯、乱穿马路、乱翻护栏,是否有序排队候车、依次上下车,是否存在乱晾晒、乱张贴、乱搭建、乱堆放、乱泼污水、盯人散发小广告、违规出摊经营等现象。 人际交往主要对公共场合人们的行为是否热情、友善、诚信、守法、文明等进行评价。 公益行动主要对市民参与慈善捐助活动、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以及见义勇为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此外,测评还将对中央文明办2009年安排部署的重点工作及文明办机构设置情况进行测评。 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方式 测评调

词语分字解释:

  • (gōng)

    gōng(ㄍㄨㄥ)

    (一)、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公正。公心。大公无私。

    (二)、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三)、国家,社会,大众: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

    (四)、让大家知道:公开。公报。公然。

    (五)、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

    (六)、敬辞,尊称男子:海公。包公。诸公(各位)。

    (七)、雄性的:公母。公畜。

    (八)、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公公。外公(外祖父)。

    (九)、姓。

  • (gòng gōng)

    gòng(ㄍㄨㄥˋ)

    (一)、相同,一样:共性。共同。同甘共苦。

    (二)、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患难与共。休戚与共。

    (三)、一起,一齐:共鸣。共勉。共议。共处( chǔ )。

    (四)、总计,合计:共计。总共。

    (五)、与,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六)、“共產党”的简称。

  • (wén)

    wén(ㄨㄣˊ)

    (一)、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

    (二)、刺画花纹:文身。

    (三)、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四)、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

    (五)、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文化。文物。

    (六)、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

    (七)、旧时指礼节仪式: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八)、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文质彬彬。

    (九)、温和:文火。文静。文雅。

    (十)、指非军事的: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十一)、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白间杂。

    (十二)、专指社会科学:文科。

    (十三)、掩饰:文过饰非。

    (十四)、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文不名。

    (十五)、姓。

  • (míng)

    míng(ㄇ一ㄥˊ)

    (一)、亮,与“暗”相对:明亮。明媚。明净。明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二)、清楚: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

    (三)、懂得,了解: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

    (四)、公开,不隐蔽:明说。明讲。明处。

    (五)、能够看清事物: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

    (六)、睿智:英明。贤明。明君。

    (七)、视觉,眼力:失明。

    (八)、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九)、次(专指日或年):明日。明年。

    (十)、中国朝代名:明代。

    (十一)、姓。

  • (zhǐ)

    zhǐ(ㄓˇ)

    (一)、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手指。巨指(大拇指)。指甲。指纹。指印。屈指可数。

    (二)、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下了三指雨。

    (三)、(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指着。指画。指南针。指手画脚。

    (四)、点明,告知:指导。指引。指正。指责。指控(指名控告)。指摘。指挥。指日可待。

    (五)、直立,竖起:令人发( fà )指(形容极为愤怒)。

    (六)、意向针对:指标。指定。

    (七)、古同“旨”,意义,目的。

  • (shù shǔ shuò)

    数(數) shù(ㄕㄨˋ)

    (一)、表示、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数目。数量。数词。数论(数学的一支,主要研究正整数的性质以及和它有关的规律)。数控。

    (二)、几,几个:数人。数日。

    (三)、技艺,学术:“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四)、命运,天命:天数。气数。

更多


©2023 工具猴  版权所有